一、赴秋之约
人到古稀,推门便是秋。不似年少时只觉秋凉如薄衫,如今倒像与老友如期赴约,一抬眼,便与秋的世界撞了个满怀,衣襟上都沾着枫香。
2025年10月13日,我与几位诗朋老友驾车赴本溪大石湖、老边沟。未至景区,停车场已车如潮涌,各色小车与大客在秋光里列队,像给这山景镶了一圈流动的边。驶入景区,两侧崇山峻岭早被枫叶浸透,天地间漫开一片火红。群山层林尽染,深红如燃、橙黄似鎏、金褐若缎,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阳光穿过枝叶,在路面织就斑驳光点,连车轮碾过都似在翻动一地碎金。风从车窗挤进来,裹着松香与泥土的气息,连呼吸都染上了秋的醇味。我忍不住放慢车速,想让这段路在时光里走得更缓些。
再往前,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直插云天。游客们穿着各色服饰在崖下留影,有的打着花伞,有着挥舞纱巾,像红色的彩带,笑声漫过红叶,与秋景撞出细碎的暖。漫山红叶燃得正旺,风过处,枝头闪出融融暖光,恰如诗中所写:“霜枫十里绣重峦,燃尽秋光映碧湍。”秋阳泼在叶上,透出“秋阳暖”特有的温润——不似朝阳的莽撞,不似正午的灼人,只静静裹着岁月熬出的醇厚。
二、红叶与清泉
踏入园区时,踩着积叶,脚下“沙沙”声与记忆里的秋色轻轻重叠。少年时,我也曾将最红的叶片夹进书页,以为这样就能锁住整个秋天。如今再拾红叶,叶边已染霜色,脉络却更显筋骨,像极累了我们走过的岁月,被时光磨出了细纹,也沉淀出了分量。
下午时分,秋阳斜照,我立在光影里,看溪泉缓缓流淌。泉水从石缝间渗出来,叮咚作响,时而清越如琴键轻叩,时而温柔如私语呢喃。溪水里的石头被洗得滑润,覆着青苍的苔藓,像披了件旧年的绿衫。微风过处,水面碎成万千光点,与岸边红叶相映,红的更艳,亮的更清。几片枫叶顺水漂远,像一封封没写地址的信,要把秋的消息寄往不知名的远方。远处村落炊烟袅袅,还是旧时模样,只是当年追着炊烟跑的孩童,早已鬓角凝霜。
三、秋深心暖
晚来的风带着霜气,却吹不散心头的暖。我知道秋深了,正如人生已行至后半程。枝头的熟果皱了皮,滋味却愈发甘甜;西天的晚霞虽将沉落,仍把天空染得铺锦列绣。秋天虽然没有春的匆忙、夏的焦灼,只有卸去繁冗后的从容,与藏在褶皱里的安然。这便是晚年的幸福——享受秋的斑斓不必追,珍视果的丰盈不贪多,接纳时光的痕迹不怅惘,也珍藏过往的温暖不褪色。
同行的老朋友举着相机,将一路风景收进镜头。有人望着红叶轻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红叶依旧燃得热烈,我们鬓角却又添了新霜。正因如此,这场与秋的相遇才更显珍贵。我们漫步林间,听枫叶簌簌飘落,仿佛听见岁月在耳边细语,说逝去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远山在夕阳下泛着柔光,像一位含笑的老人,静静注视着万物轮回,不催不赶。
夕阳西下,我们踏上回家的路。车窗外,金色稻田里,农民正弯腰收割,笑声混着稻香漫过来,酿得空气都甜丝丝的。山路十八弯,车在夜色初临时颠簸前行,像在为一天的美景画上曲折而满足的句点。回到城里,一桌热腾腾的川味火锅,辣得人心口发烫,驱散了山间的凉意与旅途的疲惫。那一刻,我忽然觉得,秋的味道不仅在红叶与清泉间,也在这一路的烟火与温暖里。
这秋,原是岁月赠予的蜜糖。它让我们在红叶映夕阳里温故往事,在泉水叮咚里偷得清闲,也将陪着我在余下的日子里,把每一个染着霜色的黄昏,都过成诗与远方的向往。
供稿:李绵玉 编审:陈骊生
CCTV中文网——中国中文资讯权威门户网站
全国各省市政企合作项目赋能平台24小时发布
联合主办:
中国中文电视台
北京大有裕霖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事业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202407339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9355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信用代码:91110116MADEJ38Y4B
CCTV中文.COM国家版权局版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5-F-00137491
中文网常年法律顾问:
中黎法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斌杰律师事务所 山东哲贤律师事务所
监督电话:400-832-6819
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