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中文网黑龙江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艺路有你”三下乡实践团于7月4日前往农安县黄龙艺术剧院,开展黄龙戏非遗活化实践活动,探寻黑土非遗的独特魅力,为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追寻历史根脉,赏鉴传统曲艺
实践团师生参观了黄龙艺术剧院展厅内陈列着的戏服、道具等珍贵物品,了解了黄龙戏从地方小戏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这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农安县,实践团现场观看了黄龙戏演出《天生一对》《没事找事》等经典剧目,黄龙戏以农安县本地皮影音乐为母体,与本地民间小调、曲牌、皮影专调、香调等民间音乐相结合。实践团在感受其诙谐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非遗表演艺术的认知理解。
图片1黄龙戏表演现场
图片2青年演员韩池(左二)参演黄龙小戏
寻找戏曲根脉,探索活化路径
演出结束后,实践团师生与剧院主任陈照阳、青年演员韩池、业务科长刘德会就黄龙戏创新展开交流,陈照阳指出,作为唯一一个黄龙戏专业剧团,人才留院问题亟待青年参与,韩池希望黄龙戏能融入年轻群体,团队师生深刻体会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坚守。双方就数字技术与现代设计融合,探索传统元素在当代创作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片3采访科长刘德会
图片4实践团成员现场观演
搭建合作平台,助力发展新篇
为落实吉林省非遗保护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发挥实践团艺术设计专业优势,聚焦黄龙戏的现代活化路径,指导教师刘杰与陈照阳、刘德会就校企合作、非遗推广等展开研讨,双方就搭建非遗活化合作平台,推动校企协同助力传统文化创新达成初步共识,拟通过新媒体宣传模式,加大黄龙戏知名度,以艺术设计为媒,为黄龙戏增添活化路径。
此次实践活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黄龙戏为纽带,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实践团师生深刻理解了文化传承的意义。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推动黄龙戏在多领域的宣传推广,助力传统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5指导教师刘杰与主任陈照阳展开校企合作研讨
图片6实践团成员与剧院负责人合影
荐稿:刘杰 宋成谣 孙静
编审:陈骊生
CCTV中文网——中国中文资讯权威门户网站
全国各省市政企合作项目赋能平台24小时发布
联合主办:
中国中文电视台
北京大有裕霖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事业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202407339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9355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信用代码:91110116MADEJ38Y4B
CCTV中文.COM国家版权局版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5-F-00137491
中文网常年法律顾问:
中黎法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斌杰律师事务所 山东哲贤律师事务所
监督电话:400-832-6819
中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