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CCTV中文网
美丽陕西我先行丨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答卷:让工业文明融入绿水青山
来源: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鲁宏伟

图片1_副本.jpg

CCTV中文网陕西讯

  为展现“两山”理念20年来在陕西的生动实践和盈枝硕果,818日至28日,由省生态环境厅指导、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美丽陕西我先行”——美丽陕西建设调研采访全面启动。此次调研采访活动是2025年初《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后,首次集中聚焦陕西生态治理与绿色转型的调研采访。活动贯穿陕北、关中、陕南,见证陕西生态之变,共话美丽陕西建设。

图片2_副本.jpg

      采访团了解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情况

  麟游的初秋,天高云淡,花开遍野。汽车驶过蜿蜒的山路,一片现代化的产业园与四周的青山绿水相映成景,一幅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交融的美丽画卷跃然眼前。825日,“美丽陕西我先行”调研采访团走进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亲身感受这座位于黄土高原南缘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以独特的“麟游速度”书写绿色转型的故事。

图片3_副本.jpg

      西电重卡充换电站

  在西电重卡充换电站,调研采访团看到,一辆重卡正缓缓驶入换电工位,只需要几分钟,便完成了电池更换,轰鸣着引擎驶出,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据经开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针对县域矿产资源丰富、货运重卡较多的特点,园区科学规划布局新能源基础设施,引进西电重卡充换电站项目。“换电站配备的快速直流充电桩充满一辆重卡只需要50多分钟,更换电池则由智能机器人全程操作,5分钟就能完成换电,满负荷运行时,每天可完成换电150次。”

  这不仅是本经济账,更是一笔清晰的“生态账”。数据显示,该项目不仅为运输企业每车每年节约成本10万元,更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约4万升,降低碳排放30吨,成为经开区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实践。

图片4_副本.jpg

       新能源重卡车正在充电

  在麟游经开区的整体规划下,重卡充换电站成功串联起“原煤开采-煤炭仓储物流园-公转铁运输-大宗货物集装箱运输”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高效、绿色的“纵横式运输链”,有力推动了区域能源产业绿色转型。

图片5_副本.jpg

      郭家河煤矿调度指挥中心

  当调研采访团走进郭家河煤矿时,仿佛步入一座生态公园。绿树掩映的厂区,鸟语花香的步道,颠覆了大家对传统煤矿的认知。

 “真没想到煤矿也能这么美,但是这里都是绿树,那你们在哪里开采煤矿呢?”调研采访团中有人疑惑道。为回答这个疑问,工作人员带大家来到调度指挥中心,在这里,106平方米的智能大屏实时展示着井下生产状态。

 “我们始终坚持‘产煤不见煤、是矿不像矿’理念。”郭家河煤矿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道,“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近五年来,我们累计投入2.29亿元,用于智能化建设,实现了地面一键启停采煤,液压支架自动跟机,采煤机记忆割煤,构建了‘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矿山体系。”

  “在智能化开采的同时,绿色矿山建设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工作人员继续介绍道,在不懈的努力下,目前,郭家河煤矿的矿井水、生活污水已经实现全部回用,达到零外排;煤矸石实现综合利用,累计覆土32万方,种植树木9.75万株,工业广场绿化率超过66%,真正实现了与周边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说到兴奋处,工作人员打开了自己几天前在矿区广场跑步中途拍摄的一则小视频:画面里,一只萤火虫正停在他的手臂上,尾部闪烁着柔和的微光。他补充道:“除萤火虫外,现在矿区还经常能看到其他野生动物的身影,比如一些野兔、猪獾、野鸡等,这些动物的造访正是我们矿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证明。”

图片6_副本.jpg

  绿色转型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效益,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西电充换电站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900万元;郭家河煤业近五年累计缴纳税费46.94亿元,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2024年,经开区税收收入达11.55亿元,在全省考评中跻身前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340天以上,绿色成为了麟游最动人的底色,发展成为了最温暖的民生。

  这块红色热土上的绿色奇迹,正以它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关于发展与保护、传统与创新和谐共生的故事,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绿色麟游,正在渭北高原上缓缓崛起,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一份精彩的“麟游方案”。

编辑:刘鑫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6860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CCTV-WHZG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