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CCTV中文网
中国热科院信息所南药文化科普系列活动走进海南屯昌乌坡
来源:中文网   作者:戴冠和

微信图片_20250926104625_39_85_副本.jpg

CCTV中文网海南海口讯

 作为海南省第十一届(2025)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项目之一,南药文化科普宣传项目承办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信息所)于今年6-9月组织开展了多维度、多形式的南药文化科普系列活动。通过视频制作、科普讲座、巧手制物、科普挂牌、种植推广、科普进校六大板块,全方位展现南药文化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南药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微信图片_20250926104626_40_85_副本.jpg

 信息所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制作《话说南药》系列科普短视频。视频采用动画+实景等手法,生动展现槟榔、益智等南药的形态学特征、生长过程及药用食用价值等。系列视频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进行了发布。

微信图片_20250926104628_41_85_副本.jpg

 信息所联合乌坡镇及品资所、橡胶所等院属单位在屯昌县乌坡镇青梯村种下了斑斓、益智、巴戟天、五指毛桃、柊叶等11种典型南药作物,并为40多种南药植物安装了科普标识牌。通过科普挂牌,方便参观者了解南药植物,提高了当地村民、游客对南药植物的辨识能力和保护意识。

微信图片_20250926104629_42_85_副本.jpg

 期间,信息所邀请屯昌县卫生院中医师王富华、中国热科院副研究员李晓霞讲授南药药食同源”“岭南瑰宝-中国南药文化科普专题系列讲座。王富华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南药的药用特性、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际案例,阐释药食同源的中医养生理念。李晓霞副研究员在乌坡学校介绍了南药的定义,分布地区及生长环境,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四大南药的种类、功效以及背后的故事。讲座现场互动热烈,听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微信图片_20250926104630_43_85_副本.jpg

 在科普系列活动中,重点推广了草豆蔻、益智等南药品种的科学种植技术。林下经济专家结合乌坡镇当地的资源禀赋,围绕橡胶林下间作南药的优势、适宜品种选择等内容展开详细讲解。重点介绍了砂仁、益智、巴戟天、柊叶等适合林下种植的南药品种,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讲授了间作布局、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积极向种植户宣传南药产业发展的前景和经济效益,鼓励农户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特色种植,提高经济收入。培训过程中,村民种植户认真听讲,不时就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现场互动热烈,学习氛围浓厚。

微信图片_20250926104631_44_85_副本.jpg

信息所精心设计趣味手工互动环节,开展了南药驱蚊香包制作、艾草养生锤、何首乌手工洗发皂制作活动体验活动。用丁香、薄荷、白芷、香茅草、豆蔻等16种南药原料,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按照驱蚊”“安神”“疏肝解郁等功能配方装入精美的香囊袋;用何首乌提取物配合天然原料,制作出具有养发功效的手工皂;用晒干的艾草揉成紧实的圆球,用棉布包裹后插入木柄,形成艾草养生锤。大家相互交流制作心得,在一缠一绕中感受传统手工的乐趣。这些实用制品让南药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

  此次系列科普活动累计参与人数5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供稿:中国热科院信息所

通讯员:邓颂

责任编辑:刘鑫

发布时间:2025-09-26  阅读:6987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CCTV-WHZG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